航都院(中国)

航都院小程序

航都院智库

回到顶部
首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资讯

航空都市周报(第五十八期)

来源:航都院(中国)
2021-12-08
作者:航都院(中国)

(一)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


1.“一核五区”功能明确 去年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生产总值近700亿元
12月1日下午,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设立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晒出“成绩单”——核心区、功能区定位明确,各司其能,在创新驱动型、贸易国际化、产业链条式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五年一路走来,重庆临空经济已扬帆起航,正蓬勃发展。
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复函》,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两个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
根据《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示范区总面积147.48平方公里,明确了“一核五区”的功能分区格局,“一核”,即临空经济示范核心区,主要依托江北国际机场和中新合作航空产业项目;“五区”,即临空制造区、临空商务区、临空物流区、临空会展区和临空保税区等5个功能片区。
示范区对照“一核五区”的功能定位进行建设,江北国际机场枢纽集散功能明显增强,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示范区大打“临空”牌,使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都市建设等方面大有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腾飞方面,2020年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4亿元,较2016年翻一番,临空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6%,较2016年提高5.4个百分点,临空经济的引领示范效应逐渐凸显。在临空经济带动下,2020年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724.6亿元、同比增长18.7%,“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6.9%。
在增强机场硬实力方面,2020年江北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3493.8万人次、位居全国第4位。航线网络大幅拓展,国内外航线达372条、较2016年增加114条,其中国际航线达到101条、较2016年增加42条,开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68条。
在产业发展态势方面,示范区加快补齐航空配套产业链条,在全国第三批自贸区中率先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航空快运等临空物流快速发展,全球前5位物流投资商集聚示范区。围绕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着力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在临空都市建设方面,着力提高临空都市生活品质,椿萱大道、同茂大道等多条城市主干道建成投用。城市风貌提档升级,国际会展城、中央公园等片区加快建设,新增城市绿地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朱江表示,临空经济示范区将进一步提升江北国际机场枢纽能级,着力构建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助推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全面建成创新驱动、开放引领、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二)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
1.转场百日,胶东机场渐成胶东“城市会客厅”
日均500架次飞机在这里起降,近6万名旅客在这里抵达或离开……从8月12日转场至今,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已安全平稳运行了100天。统计显示,8月12日-11月18日,胶东机场共完成航班起降3.4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54.5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2万吨。


微信图片_20211208104649.jpg

民航业是高端资源要素的组成部分,机场已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将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辐射带动能力。一架架客机起飞,一个个机遇落地。这座省内首座4F级国际机场,不仅为青岛打开了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新空间,助推千亿级临空产业链快速崛起,更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插上了“翅膀”,正成为广聚胶东五市客源的“城市会客厅”,辐射带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初显。


(1)航空运输主业稳健增长
三个多月前的8月12日,流亭机场一夜关闭,胶东机场成功转场。这次转场采取了行业难度最高的“一夜转场”模式,克服了安全压力大、转场任务重、所涉环节多、可借鉴经验少等困难,被民航局称之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民用机场一次性转场”。
受疫情形势和转场航班调减等因素的叠加影响,转场首日,胶东机场仅有航班起降110架次、旅客吞吐量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6吨,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转场以来,青岛机场集团在确保胶东机场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战略重心逐步转移到运输生产恢复上来。到运行满一个月时,胶东机场的日均航班起降已稳定在300架次左右,旅客吞吐量增长到3万人次。到2个月时,起降飞机跃升至400架次到500架次,客流平稳上升至4万到5万人次。其中,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系统故障。
转场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按照“转场即转型”的理念,胶东机场用实用好“国际地区航班时刻向国内航班时刻有序流动”“放开货机白天时刻限制”“鼓励客改货”等民航局出台的行业政策,加速补足货运航线短板,航空物流产业活力涌动,成为胶东机场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
目前,胶东机场共开通列日、阿拉木图、莫斯科、芝加哥等9条国际全货机航线,以及首尔、温哥华等6条国际“客改货”航线。10月份以来,货邮吞吐量大幅提升,日均达675吨,同比增长29.2%。其中国际货量日均达305吨,同比增长80.9%。10月份机场国际及地区单月货量首次突破万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锻造特色核心竞争力
机场是城市的文明形象窗口、综合服务平台,具有庞大流量汇聚衍生的平台效应、品牌效应。
转场以来,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为目标,青岛机场集团充分发挥“四型”示范机场优势资源效能,积极践行“真情服务”“大服务”理念,将服务品质、客户体验视为机场集团创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战略目标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制高点,坚持“以客为先”企业文化为引领,多措并举努力丰富服务内涵、开创服务提升新局面。
运行方面,按照“大运控”理念,青岛机场运管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由机场集团牵头,研究落实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以节点分级管控为核心的AOC管控模式,机场运行品质实现大幅提升。转场以来,胶东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96%,始发航班正常率96.42%,位列全国两千万级机场第5位,华东地区时刻协调机场第1位。
智慧化“刷脸”出行、“同城同质同价”……与流亭机场相比,胶东机场给旅客留下了更多全新而深刻的印象:人工/自助值机办理、安检排队、托运行李提取、商业点餐/上餐/结账时间、诉求响应、洗手间清洁等旅客出行高感知的服务环节体验更好。在特色商贸服务方面,胶东机场建设含统一收银、星级评价等在内的商业“同城同质同价”综合管理体系,开展商家物价审核500余次,已开业商铺全部实现“同城同质同价”承诺,系统化落实行业“三同”要求。尤其是餐饮、零售等业态备受好评,部分商铺用餐高峰期爆满需排队等待。旅客日均消费额达100万元,人均消费额达流亭机场3倍。
这座“有温度,更懂您”的人文机场,正成为青岛新的网红打卡地。
(3)引领胶东一体化发展的新枢纽
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有力支撑。可以说,经济圈一体化首先是从交通一体化开始的,特别是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现代交通运输水平,决定了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从地图上看,胶东机场地处胶东半岛腹地,位于山东半岛“日照—威海—潍坊”T型结构的中心位置,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从现有交通体系来看,连接胶东机场的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济青高铁在这里设站,往返胶东四市的长途客运班线通达,综合交通优势独具。
转场以来,胶东机场“城市会客厅”功能加速释放,对半岛及周边客流、货流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拉动区域发展的动力引擎效应初显。100天,抵离胶东机场的非本市车辆占比逐步攀升,由转场前的日均17%提升至25%;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周边半岛城市旅客数量提升21%;从国际出港货源分布看,省内异地货源主要集中在烟台、潍坊、淄博、威海等地区。胶东机场正渐渐成为服务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五市的综合交通枢纽。
不止于构建通达的交通网络,胶东机场还着力打造智慧交通出行新生态。在交通运输部10月26日发布的《关于青岛市开展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中,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智慧交通建设试点单位,力争通过1-2年时间,在智慧交通服务场景领域初步完成胶东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系统建设,实现机场日常情况下可视化监控及预警分析,机场陆侧交通协同管理与客流集散能力明显增强,旅客一体化换乘体验有效提升。
当前,疫情形势仍复杂严峻,民航业发展仍面临较大的挑战。青岛机场集团董事长姜军建表示,机场集团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转场即转型的发展理念,努力在民航强国战略全局中找准自身坐标定位,扎实推进由区域枢纽机场向“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的战略转型;扎实推进由以日韩门户为主要功能特色,向日韩门户、中转枢纽“双引擎”带动的路径转型;扎实推进由以助力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向辐射带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的模式转型,推动青岛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三)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
1.一天拿“三证”拿地即开工 大兴机场临空区京东智能产业园开建
11月30日,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内的京东智能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该园区将为全国大型5G智能物流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商运营中心和国际领先的科研试验中心。


image.png

随着今年10月第二批赋权事项的下放,临空区审批速度再创“最高效率”。大兴机场临空区直接实现立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并联跑”,极大缩短了审批流程,再创“一天拿三证”的“临空速度”。通过“区域评估”成果和“告知承诺”方式进一步简化或免除相关行政审批环节,为企业争取了宝贵的建设时间,进一步加速了临空区的发展。


京东智能产业园项目,就是临空区“拿地即开工”的生动案例之一。按照法定时限,企业拿地到开工要62个工作日,按承诺办结时限至少也需要36个工作日,但京东智能产业园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具备开工条件仅用1天时间。11月29日,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1天内京东集团就拿到了立项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为开工按下“快进键”。
为保障京东智能产业园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管委会持续秉承“主动靠前”理念,提供项目“管家式”全流程服务,线上线下24小时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让企业一次都不用跑、跑一次是例外”,使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该项目作为京东集团打造临空区智能航港产业集群项目的板块之一,今后将构建以京东货航为核心的多式联运和快速转运网络,开展国内贸易和跨境进出口贸易,并通过城市服务中心的设施链接京东数智化供应链,营造吸引全球最优秀合作企业入驻的发展氛围,实现高端临空业态聚集。完善大兴机场的国内航空货运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临空区货源聚集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1.国内机场航班取消率超30%,新变异毒株让民航市场再生变数


随着国内多地再次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国航、东航、南航、吉祥、春秋、海航、深航、川航等航空公司都发布了相应的免费退改通知,脆弱的国内民航市场又一次跌入低谷。
航旅纵横的数据显示,近期几乎所有国内机场的航班取消率都超过30%,部分甚至取消率超过40%至50%。11月29日航班取消率最高的是辽宁省的机场,其中大连周水子机场航班取消率超过90%。
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疫情会给第四季度市场带来较大的影响。
不过,近期全球关注度最高的还是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蔓延。为了将新变异毒株抵御在国门之外,多国对国际航班和旅客实施入境限制。
以色列在11月27日宣布将关闭边境,禁止所有外国旅客入境,成为全球首个因“奥密克戎”毒株而封锁国境的国家。日本也于11月29日宣布,从11月30日零时起,以全世界为对象,禁止外国人入境日本。
资本市场亦迅速对新变异毒株做出反应,从11月26日晚的美股到11月29日的A股,全球民航股一律暴跌。对经济复苏的悲观预期还影响到大宗商品的价格,其中国际原油期货一度单日下跌13%多,为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不过,原油价格下跌,后续航油价格也将随之调整,而航油正是航司占比最大的成本项之一。此前由于航油价格一路走高,加重了航司的成本负担,自11月5日起,多家国内航司开始恢复征收2019年1月停止征收的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由此观之,航油价格下跌,或许是当下民航市场唯一的利好。
2.近期制造业国际航空物流供应链运行情况及思考
(1)需求方面
空运进出口主要区域制造业景气水平较高。欧洲、亚太、北美是我国通过空运进出口货物量最高的区域,我国对亚太主要进出口高科技产品等,对欧洲主要进/出口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机器设备配件等,对北美主要出口高科技产品。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侧面反映航空货运需求的先行指标,2021年10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较上月微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55.7%。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趋稳回升,欧洲制造业PMI波动下降,美洲制造业PMI缓降,但全部位于荣枯线上,显示大多数经济体的商业信心、制造业产出和新出口订单正在快速增长。


image.png

制造业国际供应链运行压力依然较大。从近期我国制造业PMI各相关指数变化来看,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在大幅升高后又快速回落,表明近期“保供稳价”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扩大制造企业生产意愿。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逐步回升,主要受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外圣诞消费季临近等因素影响,外贸景气度延续改善态势,其中,医药、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行业出口产品订货量有所增加。然而,近期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持续低迷,表明制造业供应商交货时间依然迟缓,物流服务时效性不高,供应链运行压力依然较大。

image.png

(2)供给方面


国际物流体系运行不畅。国际海运、中欧班列、国际航空货运、国际道路运输构成了我国国际物流体系。国际海运方面,疫情后长期以来海外港口作业效率低、疫情防控等导致港口拥堵、运费大幅上涨、时效不稳定性加剧;中欧班列方面,国际铁路运输量猛增,海外场站换装效率低、边境口岸场站能力不足、欧洲部分场站维修与工人罢工等导致边境口岸拥堵、运费大幅上涨、时效性进一步降低;国际道路运输重点服务边境贸易,但因疫情期间采取的防控措施导致边境拥堵情况时常发生,且口岸疫情频发。


image.png

国际航空货运能力供给不足。从国际航线看,民航局国际航线审批结果显示2021年10月(含部分11月)批复的国际货运加班包机超过3500班次,反应了短期内国际航空货运运力供给增加,动态匹配需求变动。从市场运力整体供给来看,以往客机腹舱的货运由于国际航线尚未恢复、全货运飞机制造新订单交付期较长等问题,运力方面距以往仍有较大空缺。同时根据“客改货”新规,不再允许国内航空公司改变客舱构型,仅允许在客舱内装载与防疫需求相关的物资,对空运运力的影响也需要持续观测。

image.png

(3)一点思考


国际物流服务在国际供应链体系中依然最为重要。疫情已经改变了国际供应链和库存模式,当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大时,不少企业选择通过两方面措施提高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水平,即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和增加库存。例如,沃尔玛声称在2021年第三季度末将尽可能多地增加库存,并包括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国际物流能力,沃尔玛一直在购买集装箱、扩大供应商网络、甚至租用货轮确保运力,国际上不少具备充沛现金流的制造和电商企业也在采取类似措施确保供应链安全。但需要注意的是,库存的增加对制造企业生产经营依然会产生巨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对中小制造企业),因此高效与成本可控的国际物流服务依然最为重要。
国际航空货运需求中远期将有所调整。近期,全球疫情持续反复,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风险等级确定为“非常高”,截至2021年11月30日超20国采取限制措施,应对疫情常态化的国际贸易与交流依然存在较大的政策不稳定性。依靠国际航空货运覆盖广、高时效性特点,空运需求在全球制造业强劲增长、国际海运和中欧班列持续拥堵、企业库存水平下降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将继续保持高位。中远期,国际海运、中欧班列的拥堵与价格偏高情形已保持较长时间,将逐步开始缓解,因此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可能会有所恢复,这会降低国际航空货运“紧急补货”类商品一定份额需求量。但在国际海运逐步恢复后,一定会有一部分企业依然选择使用空运服务,因为他们在疫情期间重构了自身的国际供应链体系,增加了对陆、海、空不同国际物流方式的运用,来探索在新的国际供应链竞争中,如何使企业综合物流成本下降。
探索加强“一带一路”、上合组织、RCEP、非洲等区域服务网络布局。亚太是我国空运进出口货物价值量最高的区域,也是空运市场较为稳定的区域,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预测,RCEP将为本地区带来新的贸易增量,到2035年,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将分别达到8571亿美元和9837亿美元,这部分贸易增量中很多将转化为航空物流需求。欧美处于我国空运进出口价值链第二梯队,而非洲是我国通过空运进出口货物量增速较快的区域。我国与“一带一路”、上合组织、非洲等相关国家国内航司全货机航班份额较低,在近期可结合实际逐步加强对上述区域具有航空货运发展潜力城市的转运中心、海外仓建设,在相关国家互设专属货站,推进枢纽网络共商共建,完善航空物流海外运营网络布局。同时,鼓励国际货运航司拓展国内市场份额,充分用好国际航司的通道、枢纽、网络及服务,加强供应链相关信息数据监测监管,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供应链稳定性。
3.疫情防控常态化,湖北民航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客运回暖 货运大增
今年以来,湖北省民航业客运恢复性增长,货运量两位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湖北省内多个机场航站楼正加紧改扩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冲刺年底校飞,湖北民航业正在为未来的高飞积蓄力量。
跨境电商及国际快件猛增25倍
前三季度,面对国外疫情依旧严峻、国内疫情时有散发的状况,湖北省民航系统“成绩单”怎么样?
湖北省内7家民用航空机场,湖北机场集团占5家,其余2家分别在宜昌、十堰。湖北机场集团给出一组数据:管内5家机场今年前三季度旅客吞吐量1807.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05.3%。宜昌三峡机场旅客吞吐量178.2万人次,同比增长61%;十堰武当山机场发送旅客96.3万人次。这意味着,湖北省内各机场客运普遍迎来恢复性增长。
从全国看,武汉天河机场前三季度客流量全国排名第13位,“始发正常率”达到93.13%,在全国24个两千万级以上机场中高居首位。
航空货运更为引人注目。今年来,湖北机场集团货邮吞吐量23.08万吨,预计全年将突破30万吨。其中天河机场货邮吞吐量22.7万吨,其中,天河机场跨境电商及国际快件累计进出港约4170万票,是2019年全年的26倍。
民航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运输处副处长刘军认为,境外疫情仍十分严峻,一些产业链受影响。而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形势稳定,包括口罩、疫苗、呼吸机、光电子产品等货品源源不断从天河机场运往世界各地。1月至10月,天河机场国际业务室共计保障货邮量11万余吨,同比增长237.3%,其中进港近3万吨,出港近8万吨,国际卡班近万吨,出港货物主要为电子产品、防疫物资、日用百货、家居用品、服装、小商品、汽车配件、设备零部件等。
据介绍,目前天河机场国际货运月平均400架次,平均每周约100架次,主要航线为芝加哥、洛杉矶、列日、亚的斯亚贝巴、法兰克福等,覆盖美洲、欧洲、非洲、亚洲。今年以来,湖北机场集团新增德里、孟买、河内、香港、墨西哥城、曼谷、金奈等7条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国际定期货运航线从2018年的3至4条增至17条,通达国际航点18个。同时,协调航司和货代,引进马汉、艾瑞斯坦等多家航司开展临时包机业务,补充运力供给。
国内通航点创历史新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航、东航、南航等国内“三大航”坚定看好湖北市场,持续增加航线。
10月31日,航空公司冬春换季,三大航空公司在武汉新开10余条航线:东航在汉新开至东营、运城等5条新航线,国航在汉新开至成都天府机场航线,南航在汉新开至淮安、固原等多条航线。
统计显示,新航季天河机场通航点将达132个,其中国内通航点112个,国际及地区通航点20个;运营航空公司43家;运营航线达到212条;日均计划航班630架次,其中国内航班628架次。国内通航点及国内日均计划航班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换季后,南航每天在湖北约有112个航班飞行,同比增长15%。南航湖北分公司市场销售部副经理李书文表示,针对武汉市民外出旅行的需求,南航此次开通了至三四线旅游城市的航线。尽管目前市场有困难,但南航长期仍然看好湖北市场,将继续加大航线、航班投入。
东航武汉公司市场销售部副经理马明表示,换季后东航在湖北地区每天起降航班198个,同比增长15.18%。新航季开通了武汉至山东东营、山西运城、广西玉林、江苏连云港和福建三明5条航线,为武汉市民出行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至此,东航在汉航线网络进一步完善,覆盖国内航线50余条,通达国内航点40余个。
改扩建中见信心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湖北省内各机场着眼长远,利用眼下的窗口期,加快改扩建,为未来打基础,显示出对湖北航空市场的强烈信心。
10月18日,武汉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工程启动。未来,天河机场将具备年吞吐量5000万人次的能力。在宜昌,三峡机场昼夜施工,7月初T2航站楼改造封顶,锚定202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的远期目标。
8月26日,襄阳机场T2国际区域顺利验收,力争未来开通国际航线,“十四五”定下“华中地区标杆支线机场”的新目标。
9月26日,十堰武当山新建国际航站楼开工,总投资5亿元。恩施机场则正在加快迁建的相关工作。作为我省的“一号工程”,鄂州花湖机场眼下正在抓紧建设,冲刺年底校飞。
位于马家湖畔的民航湖北空管分局,则正忙着招募新一批管制员,为未来发展储备力量。9月2日,中部空中“最强大脑”——武汉终端管制中心投入运行,武汉地区空域资源利用率、区域间通达性和连接效率大为提升。湖北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党总支副书记王业松说,湖北空管分局管制空域将扩大,对人才储备提出了新要求。管制员从学校毕业到能够独立上岗大概需要3年时间,因此要超前谋划,提前储备。
未来,湖北省将初步形成以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为核心的客货双枢纽机场,持续完善支线机场与天河机场联动发展。
冲刺“全年精彩”
旅客吞吐量3113.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45万吨。这是湖北机场集团今年初确定的全年目标。
业内人士称,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普惠性特色游航线将成为民航增长的新动力,同时机场、空管、航司、旅游公司、地方政府等各方需要加强合作,才能推动民航事业进一步发展。
民航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运输处副处长刘军说,民航管理部门正在执行差异化、精准化防控政策,尽量减少对航班运行造成影响。
面对即将收官的2021年,湖北机场集团专班服务南航、东航、国航、海航、厦航等主要航司,提高“航班执行率及航班客座率”,全力冲刺四季度。
据了解,湖北机场集团眼下正全力协助祥鹏航空在汉设立运营基地,并适时成立分公司;持续加密“武广”“武京”“汉沪”等快线,新开“汉蓉”快线;争取南航在北京、成都、深圳、海口等重点航线用大机型执飞。
宜昌三峡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介绍,将加强与旅游部门、航空公司、旅行社及相关上下游关联单位、产业的协同合作,开发“航空+”产品。同时,通过直播带机票等方式,推广航班航线,联动“宜荆荆恩”城市机场群共同发展。


1.首都航空郑州—伦敦货运包机顺利起航,计划每周执行3班


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影响,电商普货的跨境贸易持续攀升,12月1日12:05,首都航空一架空客A330飞机装载超30吨电商普货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起飞,于23:37顺利抵达英国伦敦,这是中国航空公司开通郑州至伦敦的首条货运航线,有效助益跨境电商发展。


image.png

本次首都航空开通的郑州至伦敦货运包机,计划每周1、3、5执行3班,持续到2021年年底,主要运输跨境贸易的电商普货,第一个航班装载了服装、配件、节日装饰、保温杯等生活类物品。


为确保首都航空首条郑州至伦敦货运包机航线顺利起飞,12月1日早晨天还没亮,首都航空及郑州机场的工作人员就来到飞机下,按照提前做好的装载计划,将超30吨货分别装载进客舱及货舱,确保航空器配平安全,整个客舱装货过程,认真按照检查单核对,抽检货物种类、检查货物外包装、打紧货物网套,确保万无一失。
因疫情防控的严峻性,机组也提前到达进行航前准备和协同,包括飞行程序研究、防疫物资盘点、防疫政策及要求重申、货物抽检安排、空中突发状况应急处置预案、货物装卸具体流程等等,确保各环节不出纰漏。
自推出“定制国内国际货运包机业务”业务以来,首都航空各单位通力协作,已累计执行客改货包机185班次,向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运输物资超6395吨,全球带货助力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高效、安全、优质的航空货运能力为合作伙伴的兴盛贡献力量,实现货代企业与航空公司的双赢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续影响国际航空运输,民航运输仍面临严峻挑战,首都航空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复工复产号召,积极开展客改货包机,为全球运输防疫物资及电商货物,积极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助力国际疫情防控,促进复工复产。
2.温州开通直飞意大利米兰首条国际货运航线——温州航空物流发展取得新突破
11月29日上午9时许,一架东方航空空客A330-200“客改货”宽体飞机,满载25.8吨货物,由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直飞意大利米兰,标志着温州至意大利米兰的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温州机场第一条国际货运航线,是省内唯一一条飞往意大利的“客改货”航线,也是近期我市航空物流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温州直飞意大利米兰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是温州机场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航空物流发展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继温州市政府、浙江省机场集团与东方航空集团、顺丰集团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后的又一项推动航空货运战略发展的关键行动,既打通了面向欧洲的航空物流通道,提升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远程洲际货运航线运力,为正在建设的温州航空物流园区吸引快递、物流、贸易等企业入驻提供了空运网络支撑,同时将进一步促进温州航空物流和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推动温州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为温州实现“畅通双循环、融入新格局”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image.png

此次开通的温州直飞意大利米兰国际货运航班计划为每周执飞两班、四架次。本次出港货物主要以800箱中国生产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为主,另有服装、鞋子、不锈钢制品等生活用品。据了解,意大利米兰作为温籍侨胞主要聚集地区之一,一直以来与温州保持着紧密的经济、商业和文化交流。2020年国内疫情严重期,意大利温籍侨胞牵头,通过市政府比利时包机将紧缺的防疫物资运回温州,有效缓解了家乡的“燃眉之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温州机场选择率先执飞意大利米兰国际货运航线,将国内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及生活用品等重要物资运往米兰,进一步助力意大利防疫工作,充分体现温州对在外侨胞的关心关爱。


为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国际货运航班的保障工作,温州机场集团执行最严格的防疫措施,按照《全国机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浙江省运输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等文件要求,认真制定了温州机场国际航空货运航班保障闭环管理等工作方案,严格按照“两集中(即相关工作区域集中、相关作业人员居住集中)”“四固定(即作业人员、作业场地、生产设备、休息区域固定)”要求,对现有场地、设施、人员集中居住点等配套设施进行了严密的设计与布置,并邀请民航局方、地方卫健系统、海关等监管单位对场所、通道、流程、动线、设施设备进行了多次检查与评估,省机场集团组织省内口岸机场有关专家进行了现场指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确保万无一失。按照严之又严的标准,温州机场主动对接海关、疾控部门,确定入境货物作业全流程消杀要求。同时,为强化国际航班疫情防控,保障人员将严格做好核酸检测,并实行“14+7+7”的工作模式,即14天连续集中作业、7天集中居住、7天居家自我隔离的轮班作业。在机场集团发出全面动员令后,集团党员干部、先进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均积极踊跃报名,充分展现温州机场人的责任与担当,并经过多轮培训、实操考核和实战演练,为保障工作做好充足准备。11月28日晚,机场保障人员冒雨装载货物,整整用时六小时,将货物装满整架A330飞机。


image.png

温州直飞意大利米兰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得益于民航局方、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倾力支持。下步,温州机场集团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机场集团的决策部署,年内将再开通美国洛杉矶和日本东京两条国际货运航线。


3.全球航空货运定期报告(2021年10月)
12月2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以下简称“国际航协”)发布全球航空货运定期报告,2021年10月份全球航空货运需求继续远高于疫情前水平,运力瓶颈略有缓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与2020年月度数据同比结果有所失真。除非另作说明,本文的同比结果均为与2019年10月份常态需求数据所进行的对比。
航空货运需求
全球航空货运需求(按照货运吨公里或“CTKs”计算)同比2019年10月份增长9.4%(国际需求增长10.4%)。
航空货运运力
运力瓶颈略有缓解,比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10月份)低7.2%(国际运力下降8.0%)。
经济持续拉动航空货运增长,但略低于前几个月。以下几个因素应注意:
(1)供应链中断以及由此导致的交付延迟致使供应商交付时间过长。通常制造商会采用更快速的空运来弥补生产过程中损失的时间。10月份全球供应商交付时间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34.8,低于50的数值对航空货运有利。
(2)10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中新出口订单和制造业产出自5月以来逐渐放缓,但仍有利于航空货运。
(3)在圣诞节等年终零售活动高峰到来之前,库销比仍然保持低位,利好航空货运,制造商转向采用航空货运以快速满足需求。
(4)全球商品贸易和工业生产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5)航空货运相对于集装箱运输的成本仍然有很高的竞争力。
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先生(WillieWalsh)表示:“10月份的数据反映了航空货运积极的总体前景。供应链紧张继续推动制造商加快航空货运速度。10月份的需求比疫情前增长9.4%。随着更多的旅客出行,可用于货运的客机腹舱运力增加,运力限制正在缓慢解决。政府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采取的反应措施将是一个问题。如果可能抑制旅行需求,运力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两年后,政府有经验和方法来做出更好的数据驱动决策,而不应像目前这样。限制旅行不会停止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播。在紧急扭转这些错误政策的同时,政府的重点应该放在确保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增加疫苗的分发上。”
航空货运市场——2021年10月份


image.png

10月份各区域表现


亚太航空公司2021年10月份国际航空货运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7.9%。环比上月(增长4%)增长率几乎翻了一番。部分原因是,随着几条重要客运线路的重新开通,欧亚航线的运力增加。10月份,各大洲之间的客机腹舱运力下降了28.3%,远好于9月份(下降37.9%)。该地区的国际运力在10月份略有下降,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2.9%,与9月份18.9%的降幅相比有了显著改善。
北美航空公司与2019年10月份相比,2021年10月份国际货运量增长18.8%。与9月份的表现相当(18.9%)。对更快发货时间和强劲的美国零售销售的需求支撑着北美市场的表现。与2019年10月份相比,国际运力下降0.6%,较上月显著改善。
欧洲航空公司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1年10月份国际货运量增长8.6%,比9月份(增长5.8%)有所改善。制造业活动、订单和较长的供应商交货时间仍然有利于空运需求。与危机前水平相比,国际运力下降7.4%,较上个月大幅提升(较疫情前下降12.8%)。
中东航空公司与2019年10月份相比,2021年10月份国际货运量增长9.4%,环比上月(增长18.4%)显著下降,受到了中东-亚洲和中东-北美等几条关键航线不畅的影响。与2019年10月份相比,国际运力下降8.6%,与上月(下降4%)相比有所下降。
拉美航空公司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份国际货运量下降6.6%,在所有地区中表现最弱,但环比上月(下降17%)有所改善。10月份运力比疫情前下降28.3%,较9月份有所下降,2019年同期下降20.8%。
非洲航空公司10月份国际货运量增长26.7%,比上月(增长35%)有所下降,但仍是所有地区中增幅最大的区域。国际运力比疫情前高9.4%,是唯一一个实现增长的地区,尽管涨幅较小。


1.升级版“随心飞”集中上新 航司或仍难借此“纾困”


进入四季度航空业传统淡季,航圈飞行新品再次展现“吸睛力”,多家航司集中上线升级版“随心飞”产品。11月29日,首都航空“无限飞3.0”套票首发。10月以来,包括南方航空、春秋航空等近10家航空公司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发售此类产品。
对此,资深民航专家、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心飞”产品在去年对航司的现金流回笼、市场信心的提振起到一定作用。大行业环境不佳背景下,使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产品对航司而言也是有必要的。对于新推出的3.0版本,消费者会有一定厌倦情绪,所取得的效果不见得会比1.0版本对消费的刺激有那么强烈。
多航司上线新版“随心飞”
对于加推“随心飞”产品出于何因?*ST海航方面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根据疫情后民众出行消费习惯改变,为更好匹配市场需求,针对性研发并推出“自由飞”、“任意飞”等系列创新航空产品,有力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从销售端来看,“以1799元/人优惠价限量发售1500套,不到两分钟售罄”,这一结果在首都航空无限飞开售首日的淘宝(飞猪)直播间真实发生,随后售卖价格恢复定价1999元/人。据了解,本次开售的是首都航空无限飞的3.0版本,相比定价2999元/人、一年有效期的2.0版本,性价比大为缩水。3.0相关规则显示为,除去春运时段(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2月25日期间不可用),实际使用时长为64天;每个航班兑换配额从30个降为15个,12岁以下儿童不适用。购买条件更为宽松,每位旅客最多可使用同一手机号为5位旅客分开进行购买。
针对“仅支持单航段出票,不支持往返、中转”,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存在预约不到的风险。其进一步解释,往返航程需分开兑换,若前段航程因故取消,只能改签首都航空,无票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出行。
此外,产品只有从销售到消费者真正兑付使用,才完成交易转化过程,短时间内尽管消费者购买了产品,销售数据也上去了,或许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现象。记者从“首航无限飞”微信交流群中发现,“座位好不好兑换”、“航班取消率高不高”、“出行是否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是主要热议话题,亦有消费者担心产品销量过高会抢不到座位,春秋航空“想飞就飞”产品用户表示,“点开就显示已兑完”。多位群员表示,“先买再说,反正不用可退”。有消费者称,“手里有南航、深航,首航还在犹豫是否兑换。”
或为缓解业绩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各航司第四季度集中上架的“随心飞”产品均系迭代版,产品售价从799-3699元不等。中国联合航空依据舱型推出“畅想飞”和“尊享飞”,含免费托运行李;深圳航空“深情飞”区分客群属性和城市航线推出4款“悠游卡”,限制同一航线可兑1次;南方航空“畅游中国”则从产品期限上划分出“4日版”、“4+1版”、“4+2版”、“畅行版”,实行阶梯定价,限制同一航线可兑2次;奥凯航空结合区域属性主推“长沙版”、“天津版”、“全国版”,元旦、春节期间不适用。
“产品有变化和优化,实际是在响应监管方面的要求。有限制才能确保服务,权责进行更深度的明确,表面上看是限制更多了,但产生纠纷的几率会降低。”綦琦表示。
多家航司“扎堆”上线“随心飞”产品的背后,是受到疫情扰动及航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业绩方面持续承压。
数据显示,六大上市航司Q3仅有春秋航空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除了正在进行破产重整的海南航空外,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吉祥航空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50亿元、-105.74亿元、-81.62亿元、-6218.37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达71.9%、74.5%、82.8%、79.9%。另据航司披露的10月份经营数据,客座率同比下滑明显,客座率均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綦琦表示,“随心飞”产品对航司业绩有拉动作用,但是不明显。今年的偶发疫情“此消彼长”,区域性疫情不断出现,旅客原来的出行计划可能频繁被打破,由此带来航空需求被迫不能释放。真正的民航业复苏,关键在于疫情的走势,观察的节点一定是国际运力的恢复。如果国际航线或地区航线不恢复,过剩的运力市场会在国内市场,带来的结果是国内的供大于求,票价拉不上来,航司盈利能力会下降或者说不高。
2.南航飞机配载舱单实现数据电子化、传输电子化
飞机配载平衡舱单再不用人工送单了!由南航自主研发的飞机配载平衡电子舱单(以下简称“EFB舱单”)不仅实现了舱单数据电子化,还实现了配载最后一分钟修正报(简称“LMC”)电子化传输,实现了舱单可留底、可翻查、可复盘,南航成为业内首家全方位使用配载电子化舱单的航空公司,标志着南航航班无纸化运行取得新突破,对进一步优化航班运行、加强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南航“EFB舱单”已于广州、长沙、北京、贵阳等9个自营场站正式投产运行。截至12月1日,南航EFB舱单已顺利保障航班超3000班次,舱单传输成功率达99%以上。全面推行后,南航“EFB舱单”一年可预计节省纸张180余万张,节约电报传输、纸张等费用近千万元。


image.png

南航始终贯彻绿色飞行发展理念,航班无纸化运行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自2015年底启动I级EFB项目。经过近三年的研发验证,2018年,南航国内始发航班运行的纸质资料全面被电子化资料取代,南航进入全机队无纸化运行的新时代,成为国内首家全机队同时获得纸质资料电子化和电子放行运行批准的航空公司,每年可节约燃油2500余吨。


飞机配载平衡舱单是航班放飞的核心依据,需要根据旅客实际登机、行李货邮装载等情况进行制作与修正,其准确性和时效性直接关系到航班安全、平稳运行。以往大多数航司均是手工录入系统制作舱单,使用人工送单或机载设备打印,涉及使用纸张和运行效率的问题。
南航2020年正式启动配载舱单电子化项目。今年1月起,南航广州基地协同各场站陆续开始系统测试。下一步,南航全力推进“EFB舱单”的大面积投产使用,并计划于12月10日新增重庆、深圳、沈阳三个场站,届时南航电子舱单日均保障航班将超过500班。南航还将通过EFB舱单和ACARS舱单“双通道”形式,互为补充,为安全、顺畅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image.png

近年来,南航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以数字化保障航空安全,以智能化提高运行效率,以数字化提升服务质量,以数字化推动绿色发展,安全水平在中国民航保持领先地位,航班正常率连续五年在国内主要航空公司中名列前茅。


未来,南航还将通过以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提升旅客服务感受,让旅客的“美好出行”再升级,不断向建设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企业的目标迈进。
3.全球并列第一!中国东航连续两年获MSCI(明晟)ESG评级A级
2021年11月30日,根据国际指数公司MSCI(明晟,英文名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公布的最新结果显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航”)MSCI ESG评级为A,与达美、新加坡航空、全日空、汉莎4家国际航空公司一起,位列全球航空业的最高等级,超过了全球64%航空公司,同时也是7家中国A股航空公司中唯一的A级。
中国东航的MSCI ESG评级近年来持续提升,从2018年的BB级到2019年的BBB级,再到2020年初的A级,一路跃升。今年是中国东航连续第二年评级为A级。


image.png

随着社会责任成为全球企业发展共识,公司的治理能力,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非财务因素也日益受到社会和投资者的关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在以联合国PRI(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为首的组织的倡导下,逐渐在资本市场形成主流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相信,注重ESG表现和非财务价值管理的企业将为机构投资者带来未来超额收益。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严重冲击的当下,ESG投资产品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抗跌性,也掀起ESG投资的新浪潮。


MSCI(明晟),即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一家提供全球指数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的国际公司,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投资标的。MSCI ESG评级是目前认可度最高的、使用范围最广的,评级结果从高到低分为AAA、AA、A、BBB、BB、B、CCC七个等级。由于MSCI ESG评级的独立性、一致性和公开性,其评级结果已成为全球各大投资机构决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东航MSCI ESG评级能够连续两年维持在A级,离不开中国东航一直以来坚持的高质量、高水准信息披露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沟通。中国东航从较早就开始关注ESG,并且董事会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及ESG工作,持续完善与优化公司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形成了纵向覆盖各领导层级、横向覆盖各专业和职能部门的紧密工作网络。自2009年以来,中国东航已经连续13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十分重视在报告中对MSCIESG议题进行积极回应,加强对MSCIESG评级结果的研究,根据评级结果动态调整管理和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升实质性议题信息披露。


image.png

                            图:中国东航202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MSCI ESG评级报告显示,中国东航在碳排放、隐私与数据安全、产品安全与质量、企业治理等实质性议题方面的得分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在碳排放方面,位于行业第三;在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位于行业第四。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中国东航加强多方协同,努力提升机队运行效率,促进航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推动航司、机场、空管等各个行业协同作战,着力缩短飞机的地面等待时间和滑行等待时间,实现高效运行;积极参与碳市场机制,并为推进民航行业碳市场建设贡献力量,学习及应用碳排放统计、监测、报告和配额分配等相关制度。同时,中国东航还积极探索可持续燃料以及飞机等新技术变革,助力航空发动机不断提升运行效率。2021年10月12日,中国东航在国内首度执飞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从油田到高空的整个航油生命周期抹去“碳足迹”。
在旅客隐私安全与数据方面,中国东航始终坚持把保障旅客信息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入手,持续完善客户隐私保护制度,全面加强客户隐私及信息安全管理。积极推进法治东航建设,加强对网络安全、合规运营、网络平台和旅客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防控。中国东航还在国内首家设立“数据保护官”,并建立了定期更新机制,理清旅客信息分类、安全定级、旅客信息处理以及安全事件处理的具体要求。近年来,中国东航先后通过了国际信息安全标准ISO27001和国际服务管理体系ISO20000的验证,是国内首家通过ISO国际双认证的民航企业。
未来,中国东航将更加深入地将ESG理念和措施融入日常运营中,持续地提升ESG各方面的表现,努力探索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社会发展带来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