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大都市模型——将机场作为 21 世纪影响商业选址,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正逐渐被纳入到世界各大都市区的竞争战略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巴黎戴高乐机场,迪拜机场,仁川机场和孟菲斯机场等作为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均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如何利用航空大都市模型,充分发挥机场的潜能,实现吸引商业投资,增加盈利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创造高薪就业机会正逐步受到机场运营商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 就全球范围来看,航空大都市模型在中国得到了最深入、最广泛的应用,已有 100 多个机场的周边区域在按照航空大都市的基本理念进行开发和发展。其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Zhengzhou Airport Economy Zone,ZAEZ)正逐步成为中国航空大都市建设的领导者,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依托,航空港实验区占地面积415平方公里,位于郑州市中心东南方向30公里处,地处中国中部地区,多条重要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在这里交叉汇聚,到达北京、上海的飞行时间仅需一个半小时左右。 2013年3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中国首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战略举措,被赋予了促进河南——中国最大的省份(将近9600万人口)以及省会郑州(将近990万人口)融入全球一体化,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使命。同时,通过国家全面规划,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个航空大都市。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得到了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以及中国民航局的支持,日常管理职责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承担。自成立以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以航空大都市发展模型为理论指导,充分履行国务院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赋予的使命,致力于建设中国首个全面规划、发展目标明确的航空大都市。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的航空大都市”已初具规模。
航空大都市模型 简单来说,航空大都市是与都市毗邻的区域,其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和经济发展都以一座大型机场为核心。航空大都市的最主要价值在于它能够使企业快速连接其全国及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落户在航空大都市区域内的企业多为现代高科技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这些企业比那些位于都市市区的企业更依赖远程的供应商和客户。 为支撑航空关联产业、机场客货运的发展需求,航空大都市还应包含全套的物流和商业设施,主要包括货运代理和供应链管理,高价值易腐烂商品、医药行业所需的保税仓库和配送设施,写字楼,酒店,会议和会展综合体,产业研发机构,学校,旅游休闲设施,以及舒适宜居、生活便利的住宅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航空运输公司、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及配套住宅聚集在机场、公路与铁路沿线,旅客可以在机场周边15分钟距离范围内进行工作、生活、购物、会谈、娱乐(见图1),一座航空大都市的形态就基本呈现出来了。航空大都市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增长极,因为它拥有融合航空、铁路、公路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可以为高价值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高效率和便利化的服务,在地区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航空大都市基本模型 一座成功的航空大都市应充分考虑到商业发展、交通设施和城市规划这三个关键要素,这正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突出的地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这三大要素充分融合:(1)为来区投资企业提供适宜的办公场地,并帮助他们实现盈利目标;(2)在规划机场和地面交通设施时,将保障乘客低成本快速到达机场和周边商业区摆在首位;(3)以生态宜居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通过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密切合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还设计了高效、安全的客货运体系,拓展建立了覆盖国内、国际多个城市的航线网络。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也是最成功的航空大都市,它将产业发展、地面交通、机场和城市发展充分融为一体,带动了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产业吸引力。在严格遵循并实施航空大都市规划黄金环(图2)的基础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经成功实现了吸引投资和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定位。按照2013年国务院批复的建设现代航空大都市的发展定位,当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不断集聚省市多类产业资源,范围涵盖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现代农业等。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这些产业上取得的成绩。
图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航空大都市一体化规划黄金环 经济发展 自2013年以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产业投资、经济产量和贸易额上都取得了突出成绩。2017年,全区334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0亿元,年均增长约20%。在经济贸易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富士康——苹果手机的签约制造商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3:富士康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生产基地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近期发展规划中,研发和高端服务业将成为吸引投资的新方向。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大力吸引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生物医药、贸易会展、软件工程、国际金融、飞机租赁等产业入驻。计划到2018年底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60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31%。依据目前取得的巨大成绩来看,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空间布局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空间布局总体上分为三部分。目前,大多数经济发展活动都集中在机场核心区(48平方公里)及其周边区域。其中,机场核心区内包含5.1平方公里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富士康及多数时间敏感型制造企业、物流配送企业都坐落在综合保税区内。保税区内企业以电子制造及维修、仓储物流、跨境电商、鲜活产品等为主。 包括富士康片区在内,保税区内于2018年中旬建成的设施包括仓库、物流和航运设施,占地23万平方米。2017年,保税区内查验区域总计18600平方米,停车待检区域20600平方米。在原有保税制造加工的基础上,保税区还在拓展飞机租赁、检测维修、仓储物流、商品展示交易、服务贸易等其他功能。2017年保税区在建项目投资达13亿元。到2021年,保税区将全部完成建设。 除发展飞机零部件生产等航空关联产业外,机场核心区内还包括跨境电商物流中心以及综合口岸体系,如肉类口岸、鲜花口岸、活牛口岸、新鲜水果口岸、生鲜产品口岸、植物种苗口岸、药品和医疗器械口岸等。尤其是食品生鲜类口岸的发展,不仅为河南省的农业和食品加工制造业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将世界各地的新鲜农副产品带到了河南和中国其他地方。 机场核心区目前已吸引航空制造、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企业入驻,包括德国的IAS飞机内饰公司、穆尼飞机制造公司、中法通用航空飞行器制造公司等,DHL、普洛斯、TNT-中外运、UPS、联邦快递、顺丰等140多家快递、货运代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还有苏宁电商、阿里巴巴、河南跨境电商平台等跨境电商企业。 位于机场附近的中部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为航空港实验区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以跨境电商为主,内贸电商为辅,为大、中、小型电商及初创电商提供全流程、个性化定制等全方位服务。产业园集电商运营中心、商品展示区以及物流集散中心功能于一体,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提供一站式国际电商服务。 在机场核心区东部(距离机场约5公里,位于郑州高铁南站东部),中国绿地集团(世界500强企业)正在和兴港投资集团合作建设一个集会议、贸易、展示及酒店服务于一体的会展综合体,即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100亿元。 会展中心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贯彻环保理念,深度挖掘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并在规划布局及造型理念上做了很好的传承。会展城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全面运用可持续发展措施如混合通风、高效照明、节水技术、智能化楼宇管理、区域能源站等节能环保技术。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周边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等多式交通体系的综合优势,吸引物流、酒店、零售、餐饮、娱乐等以交通运输为导向的产业入驻,并和印刷、广告、设计、翻译等会展配套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形成一个大型的城市会展综合体系。 在距离新国际会展中心不远的高铁南站以东区域,正在规划建设一个未来的城市中心区,该区域主要用于1)吸引高端企业总部及其他公司职能部门入驻;2)金融服务;3)提供生产者服务,如审计、咨询、营销、在线业务平台等;4)生活休闲服务,如购物,餐饮,健康和医疗,娱乐休闲和高端公寓等。围绕着新国际会展中心及高铁南站区域,将会形成一个以会展业为主的产业系统和新的城市商业区,二者都将由高铁南站、机场(及周边的地面交通设施)这两个引擎驱动。 机场核心区南部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主要产业包括精密机械制造、生物医药、IT和ICT 设备制造、新型航空设备材料制造等。其中,台湾友嘉集团,全球最大的精密机械制造基地之一于2018年开放运营。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也坐落于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该园区目前是河南省内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科研和生产中心。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展示中心已投用,全市首个生物医药小分子公共服务平台建成。 园区以龙头项目为牵引、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合构建、创新资源集约利用的原则建设。积极搭建研发和综合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与规模生产等全链条服务。园区计划投资5亿元重点建设五大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药研发平台、小动物新药评价平台、小分子CMC制剂研发平台、大分子中试生产服务平台、细胞技术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流程的创新研发生产支撑,积极筹建生物高等转化医学研究院,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园区打造了专业的孵化服务平台,可有效解决企业在注册、优惠政策、融资、培训、人才引进、专业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上的相关问题。 距离智能手机产业园不远是园博园片区,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此举行,这是中国园林花卉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第十一届园博会以展示国内外园林风景为目的,以引领绿色发展,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以传统山水园林为理念,构建“两区两心、一山一湖”的总体规划结构 作为园博园的一部分,双鹤湖中央公园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围绕双鹤湖中央公园,一个以生态科技为主题的双鹤湖高端商务区正在逐步建成。双鹤湖高端商务服务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园区定位是高端总部集聚区,吸引如审计、法律、市场营销、云计算等高端商业服务和企业总部入驻。双鹤湖中央公园主要建设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商业广场、车库联络道、公共停车库等地下服务设施和地上湖面、水系、桥梁、绿化景观等工程,于2017年9月竣工投用。高质量的住宅也正在双鹤湖周边建设中。 机场核心区北部是城市综合服务区,包括飞机租赁、金融等现代商业服务产业,软件工程等知识技术密集产业,文化娱乐设施,以及供高端人才生活的多功能商业住宅综合体。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发展建设中始终秉持环保优先、生态发展的理念,严格实施环保治理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区内所有在建及施工工地全部落实环保标准,保障良好的空气质量。 2016年,国务院鼓励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占重要地位,郑州发展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带动下,郑州将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双创”主体,将多层次的人才与技术创新平台融为一体,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航空大都市发展引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这座航空大都市发展的引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它不仅是卢森堡货运航空的亚太区枢纽,同时也是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基地。与国内其他机场相比,地处中原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距离中国国内其他重要城市的平均飞行时间最短,约1.5小时可覆盖国内60%的人口,约2.5小时可覆盖国内90%的人口。 为了更好满足机场客货运的快速增长,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于2012年12月开始实施基础设施扩建工程,总投资达191亿元,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其中新建的T2航站楼,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2015年底投入运营,该航站楼共有79个客运停机位(71个近机位,8个远机位)和4个货运停机位。扩建工程完成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年客运能力达到4000万人次,年货运能力达到70万吨。为方便国际货运进出口,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设有保税区以及单一窗口电子报关清关系统,可实现进出口货物的快速检验清关。同时机场航站楼内设有中转柜台,采用最新技术,可大大提升国际旅客在航站楼内的中转速度。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的另一个重点项目是建设一个27.4万平方米,与T2航站楼直接连接的地面综合交通系统(GTC)。GTC于2015年建成投用,集公交车、出租车经停区、城际铁路和地铁站厅于一体。前文提到,机场东边一座新的郑州高铁南站目前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19年完成施工。建成后,它将大幅扩大机场覆盖区域,拉动周边地区发展。 根据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长期战略规划,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到2045年将拥有五条跑道(其中一条将专门用于航空货运)、4个航站楼、1个卫星厅、3个货运区域和额外的货运设施,这些都将极大提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客运和货运能力。2030年客运量预计将达到7000万人次,货运量330万吨。长期发展目标为年客运量超过1亿,货运量超过550万吨。 2015年占地48.4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原12.8万平米的T1航站楼暂时关闭航站楼服务功能,目前用于机场城市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会展、贸易、零售以及娱乐等,这在中国国内还属首例。并且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米的五星级机场酒店也计划于T1和T2航站楼间建立。 多式联运地面交通体系 高效的多式联运地面交通体系和航线一样,对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以及河南省的发展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说,郑州地处中国高速铁路网以及高速公路网的交汇处,可充分实现航空运输与全国主要公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的无缝对接。 通过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内主要国家级及省级公路的进一步改善和扩建,目前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已形成了五纵六横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五纵六横的交通网络与其他高速网络互相连接,为航空港实验区有效连接省内以及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便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了中国约30%的经济总量。 除现有高速公路网外,郑州区位优势显著,拥有覆盖范围最广的铁路线路体系,可快速连接国内其他地区;郑州位于中国十字形铁路网及米字形高铁网络干线交汇处,郑州东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位于新郑国际机场东部的高铁南站也将于不久后建成,建成后不仅会极大促进客运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将大力推动包裹快递运输的发展,以适应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电商物流产业需求。如前文所述,目前高铁南站周边已经开始吸引商业开发项目入驻。 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多式联运地面交通体系以及空中连接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国务院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内关键节点。为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在已开通郑州至中东及欧洲航线的基础上,又开通了郑州至欧洲货运专列,列车途经中亚、中东以及东欧地区,到达柏林、汉堡以及鹿特丹,大大增强郑州同中东及欧洲地区的往来。 面临的挑战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未来会怎样?能否延续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尤其是现在区内的招商引资策略是通过吸引创新型产业和知识型商业服务向价值链上游发展?此外,招引新一代企业需要克服哪些挑战或障碍才能取得成功? 基于已达成的投资协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仍将继续保持现在这样令人惊艳的高增长,实现世界级的航空大都市的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和知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因此,航空港实验区必须通过提升本地劳动力水平和招引外部人才来努力满足需求。除了通过优化培养机制和人才招聘实现技术升级之外,还可以像迪拜与新加坡一样,引进国际高校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合作项目和实验室,以加速推进现代化的知识型服务产业的发展。 吸引和留住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员工(包括管理人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现有生活、娱乐休闲、商业设施及社会环境进行升级改善。尤其是要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组团中心,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国内外高端人才提供其生活休闲所需的全套设施。对于航空港实验区来说,这不仅包括国际化的人才公寓、大量的医疗健康设施、英语国际学校,还包括建立由国际管理团队运营的五星级酒店、时尚购物、餐饮、娱乐休闲设施及充满活力的夜生活街区。 简而言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设施,激发城市的社会活力,改善提升城市的灯光效果,纵观中国和世界其他一线城市中心,这些对吸引年轻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当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营造城市氛围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交通、办公楼等的建设,但是,如果我们想满足创新驱动型产业以及知识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要尽快这样做。 郑州国际机场还需要扩展其国际客运航线,因为知识型员工是全球商务航空旅行的重要群体。国际金融机构,区域公司总部和创新中心等经常需要为其高管和专业人员提供不间断的国际空中连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目前有14家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将其与全球的货运市场联系起来,在发展国际客运服务方面也需要取得类似的进展,助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中国空中丝绸之路人才引入及高端商业服务进出口的重要节点。 关于作者 约翰·卡萨达博士,郑州航空大都市研究院院长,北卡罗来纳大学柯南-弗莱格商学院教授。 原文刊载于Airport World Issue 2, 2020。本文为译文,仅供参考。
|